香港公司的审计,是对公司上一年度财务健康状况的全面审查,由独立持牌会计师执行,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合理性与合法性。
▍理账:整理公司一年内的银行交易记录、业务单据、商品进出明细及运输凭证等财务与商业文件,确保每一项交易都能准确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
▍审计:在账务文件与商业文件匹配无误后,由香港执业会计师逐一核对交易活动的真实性,评估是否存在错误、遗漏或虚假交易,并据此出具审计意见,包括无保留意见、部分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等。
▍报税:根据审计结果,会计师计算出公司的盈利状况及应缴税额,随后向香港税务局提交包含真实数据的利得税报税表及审计报告。
▍资产负债表:反映公司在审计期末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状况。
▍利润表:展示公司在审计年度内的收入、费用及净利润情况。
▍计税表:根据利润及适用税率计算出的应纳税额。
▍审计意见:基于香港会计准则及审计准则,会计师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客观、公正评价。
▍税务代表职责:明确税务代表在审计过程中的角色、责任及遵循的法律法规。
自2023年4月1日起,即使是无运营的香港公司,也需提交无运营审计报告,而非单纯的税表零申报。
年审属注册处,审计属税务局。此二者的管理机构各自独立。因此,即便审计完成,假如逾期年审也可导致公司异常。
香港公司的审计日期可自定(如3月31日),但首次审计需在成立后18个月内完成 。这一灵活性允许企业根据自身业务周期规划审计时间,提高运营效率。
▍香港税务局处以罚款:
未在期限内提交报税表或隐瞒真实应缴纳税务情况的,香港税务局可追缴3倍于税金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以及逃税数额大的,还可能会被提起检控。
▍香港银行账户使用被限制:
不做审计或不按实际营收报税的香港公司一经查出,其诚信会受到质疑。银行有可能会直接冻结其公司的账户,并且税局也会追缴其税款。此外,该公司还有可能被政府录入黑名单。
▍依据《税务条例》进行处罚:
香港《税务条例》第 51C 条规定每名在香港经营某行业、专业或业务的人士,须就其入息及开支以中文或英文备存足够的记录,以便其应评税利润易于确定。
根据《税务条例》的规定,在香港经营业务的人士,应保留相关记录至少 7年。如果相关人士没有合理辩解而没有遵照税法的规定保留业务记录,可能会面临被罚款高达港币 10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