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公司经济实质申报体系解析
作者:在岸港商务
|
时间:2025/7/24 9:06:03
经济实质申报是指离岸公司向注册地政府披露其实际经营活动、所有权结构和财务状况的法定程序,核心目的是防止企业通过"空壳公司"逃避税收和监管。
这一制度源于2017年OECD推动的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BEPS)行动计划,现已成为开曼、BVI、马绍尔等主流离岸辖区的共性要求。申报内容需证明公司存在"属地化经营"的实质经济活动,包括但不限于:
▍核心创收活动在注册地实际发生
▍具备匹配业务规模的本地员工和办公场所
▍董事会决策在当地完成

业务性质判定:
确认是否涉及高风险业务(如知识产权许可需特别关注决策流程属地化)
材料清单编制:
基础文件:注册证书、组织章程
经营证明:员工名册(含资质证明)、办公场所照片/租赁合同
财务记录:本地银行流水、工资单、完税证明
开曼模式:
通过注册代理提交至税务信息管理局(TIA),需同步提交《经济实质合规报告》。
BVI流程:
必须由持牌代理机构向金融管理局(FSC)递交,包含:
▍税务居民声明
▍核心创收活动执行记录(如合同、发票)
▍资产管理与支出明细
▍信息真实性:马绍尔群岛要求股东国籍、股权比例等信息的100%准确披露。
▍时间节点:BVI申报截止日为财政年度结束后6个月(如2025年度需在2026年6月30日前完成)。
▍关联交易:开曼对"纯利润转移型"交易实施重点审查,需准备转让定价文档。
离岸公司需通过属地化人员配置、业务决策和创收活动证明其经济实质,避免被认定为“纸上公司”。
可以说,各离岸辖区实施经济实质法的总体目标一致,旨在应对国际避税和利润转移等问题,但不同地区的具体规定和要求在某些细节上有所不同,需结合注册地法规动态调整合规策略。
[如有对业务有疑问可点击此处进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