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熱詞能註冊成為商標嗎?
《青年文摘》日前盤點了2020年度十大熱詞:
❐ 逆行者(逆風前行的抗疫英雄們)
❐ 雲監工(看直播監工建醫院、送快遞)
❐ 打工人(職場人的自嘲)
❐ 尾款人(付完定金欠下尾款的人)
❐ 後浪(年輕壹代)
❐ 集美(姐妹的諧音)
❐ 工具人(如同工具壹般被使喚的人)
❐ 網抑雲(用抑郁文字裝文藝、博同情)
❐ 雙節棍(過完兩個雙十壹還是單身的人)
❐ 專業團隊(“黑人擡棺”的專業團隊)

圖片來源網絡
2020年是特別的壹年,這些熱門詞匯對應了不同的身份,也都被打上了屬於這個年度獨特的烙印。疫情造就的英雄楷模、不被定義的年輕壹代、喪文化與正能量的碰撞…..。這些在網絡上具有高熱度的流量詞匯,理所當然的引起嗅覺靈敏的商家積極關註。在流量當道的時代,有熱度就會有商業營銷,因此年年都有熱詞被註冊商標的先例。借助這些熱門詞匯所具備的高認知、廣普及的特性來達到有效傳播自己品牌的目的,可以節省大量宣傳推廣的時間,同時又能夠節省壹定的廣告資金,對於企業來說是壹舉兩多得的。
通過商標局官網查詢,我們可以看到關於“逆行者”的商標多達237個;關於“雲監工”的商標共有26個;關於“打工人”的商標註冊共有112個;關於“後浪”的商標共有391個;關於“網抑雲”的商標共有24個;關於“雙節棍”的商標共有32個。(此處查詢的商標多為正處於審理過程中的,還未正式註冊成功。)






▲商標局官網查詢結果
的確,直接使用網絡熱詞作為商標進行申請註冊,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提高商家的知名度,加大產品的曝光度以快速謀取利益,但也承擔著巨大的風險。我國《商標法》的第十條規定:“有害於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響的,將不能作為商標使用。” 這裏的不良影響是指對價值觀、道德觀等不正面形象,影響了社會的良好風氣及帶來負面的影響。
從今年2月開始,就不斷有企業或者個人註冊“火神山”、“雷神山”、“李文亮”等與新冠疫情相關的商標,3月6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發布了“關於嚴厲打擊與新冠肺炎疫情相關非正常商標申請代理行為的通知”, 隨後,又集中駁回了37件與疫情相關具有不良影響的商標。

『法條鏈接』
《商標法》第四條: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對其商品或者服務需要取得商標專用權的,應當向商標局申請商標註冊。不以使用為目的的惡意商標註冊申請,應當予以駁回。本法有關商品商標的規定,適用於服務商標。
《商標法》第十條第壹款第八項:
有害於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響的標誌不得作為商標使用。
流行就像壹陣風,來的時候風起雲湧,離開之後卻是無聲無息毫無波瀾。網絡詞匯的更新速度完全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等到熱度過去,曾經的流行語留下的只有落伍、過時的印象。想想曾經流行的“美眉”、“童鞋”、“大蝦”、“神馬都是浮雲”、“元芳妳怎麽看”等等,現在還有多少人在用?經過壹年的錘煉,“打工人”們早已連“996”都不放在眼裏。所以說用網絡熱詞註冊商標是壹把雙刃劍,各企業可以僅憑它的簡單易懂、傳播度高提交註冊申請,但是在決定之前也要衡量壹下網絡熱詞的合法性以及與自身所經營商品的關聯性。在對整體情況進行了權衡之後,若符合條件就需要對其盡早及時的註冊,以免因他人的搶註而無法申請註冊。本文由在岸港商務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Seven提供。中國商標註冊|香港商標註冊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