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業老板也應該知道的幾個財務風險點
企業報送財務會計報表的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管法》第二章第二十五條之規定:
納稅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的申報期限、申報內容如實辦理納稅申報,報送納稅申報表、財務會計報表以及稅務機關根據實際需要要求納稅人報送的其他納稅資料。
我們都知道,財務分析的主要依據是財務報表的數據資料,各項會計資料中的不同數據和金額,在經過適當的重新組合和理解後,都能準確地說明企業的運轉狀況。

因此,不論是企業老板還是財務,都必須了解和剖析各種數據相互之間的因果關系或關聯程度,推斷其可能導致的結果,從而達到規避財務風險的目的。以下是幾個常見的風險點,可供大家參考。

稅負率是否低於同地區同行業水平
稅負率
=(銷項收入*增值稅稅率-進項成本*增值稅稅率)/銷售收入
=(銷項收入-進項成本)*增值稅稅率/銷售收入
= 毛利率*增值稅稅率
因此,壹般情況下,從企業利潤表的毛利率就能大致推算出其稅負率的區間。以商貿類為例,它的稅率是13%,那麼若毛利率為20%,則稅負率應該是20%*13%=2.6%。因此,即使不仔細查看企業的申報表,也能審核其稅負率是否在正常範圍內。

成本結構與產品配方不符

比如:
▍有的企業,存在壹個產品耗用多個包裝盒的低級錯誤;
▍投入材料與產品沒有關系,水電費與產能不配比、外加工支出與產量不配比;
▍有的企業存在購買進項發票的現象,但此進項發票卻跟銷項不匹配。

毛利率不合理
在年與年之間、月份與月份之間起伏明顯,又沒有合理的解釋。此外,毛利率或純利率遠遠高出同行,或者遠遠低於同行,都可能被相關部門重點檢查。

期間費用偏高
部分企業會采用購買服務類發票的方式來沖抵利潤,大部分毛利被費用“吃掉”,導致企業微利或虧損,這也很容易被指認隱瞞收入。


資產負債表結構異常
如果企業的有形資產多,產值卻很小,這個從企業每月的資產負債表就能看的出來。所以企業如果有“大公司做小生意”的現象可能被懷疑有兩本賬。


物流費用占的比重偏高
企業的物流費用應該是與其產出和收入相匹配的,如果物流費用過大,則可能被懷疑隱瞞了收入。

存貨與賬實差異大

即賬多存少(虛庫),或者存貨時間太長,壹直沒有動用。稅務局如果需要去核查壹家企業的話,很可能直接去盤點庫存,然後與財務報表核對,看是不是壹致的。
總而言之,財務報表並不是壹份簡單的基礎會計核算,我們通過它可以審視企業的運轉和營收是否合理合規,因此它應該得到企業主和財會部門的重視。
那麼,有什麼辦法能夠規避前文所提風險,並且壹招解決稅務壓力大、利潤虛高、企業缺少成本票等常見的財稅問題呢?
成立個獨企業,解決財稅難題
個獨企業,即個人獨資企業。它是指依照《個人獨資企業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由壹個自然人投資,財產為投資人個人所有,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經營實體,是收益和風險都由個人分享和承擔的企業。
個人獨資企業的幾大優勢:
■無需繳納25%的企業所得稅。
■ 個人所得稅核定征收,無需再為發票發愁。
■ 利潤分紅無需再次繳納20%的所得稅。
■ 上海政策優惠園區,個人所得稅綜合稅率低至0.25%。
■ 簽訂合同,銀行正規走賬,確保三流合壹稅務零風險。
■ 個人企業賬戶提現到法人賬號,無需二次繳納個人所得稅。
這也就是說,如果公司利潤高,可以把賬目利潤轉移到個人獨資上面,把個人獨資作為公司合作的對象。又或者直接將現有的業務轉移到個人獨資上面來,享受個獨的核定征收的低稅率和地方獎勵扶持。